麥當娜
1
1.0
已完结
麥當娜
1.0
更新時間:06月02日
主演:桑德拉·惠勒,Luisa Sappelt,蘇珊娜·洛塔爾,Coleman Swinton
简介:“柏林學派德國新銳女導演瑪麗亞·施佩特2007年的作品。  今年 ,她的紀錄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班組》榮獲了2021年柏林電影節評審團獎銀熊獎,獲得了影迷的大面積關注,這部獨樹一幟的影片不僅是主競賽單元唯一的一部紀錄片,也是長度最長的一部,時長217分鐘,是從200多小時的龐大素材中剪輯出來的。  她的影片不乏對德國新移民的關注,而早在2007年的這部影片《麥當娜》中,其實就已經在關注這個話題,當然,《麥當娜》並不是紀錄片,但同樣很寫實,描述了一個叫麗塔的德國女子,她從不承認自己的母親。麗塔生育了六個孩子,並迫使母親擔任孫子孫女的母親,糟了,怎麼這麼像前幾天那個韓國的離奇故事?當然,這是文藝片,沒那麼多離奇情節。  這部影片完全站在女性的視角來探討德國社會話題。故事的開始,作爲年輕的德國母親,麗塔帶着一個小嬰兒獨自去美國尋找生父,但生父早已有了自己的家人,並不想這個陌生人闖入,於是麗塔的美夢破碎。  當故事轉移到德國後,氣氛變得更加陰沉,麗塔和母親的矛盾衝突不斷加大。麗塔的好幾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父親,她把這些孩子丟在母親的家裏,以便她可以和朋友出去。電影對人性心理的刻畫太準了,似乎更想表明麗塔與她周圍的世界脫節,而不是探究其背後的可能原因。這時,一位美國黑人士兵走入她的生活,並且容納了麗塔和她的孩子們。  在影片視覺呈現上,導演有意識地選擇了單調和灰色,半紀錄片式的方式,隨着故事的進展,巧妙地爲麗塔的新公寓裝滿了更多的傢俱和更多的裝飾,更多的色彩體現。總體而言,這個女導演值得我們多加關注。  柏林學派(德語:Berliner Schule)(法國《新觀察家》雜誌則用了“新新浪潮”(nouvelle nouvelle vague)這個詞形容這些與衆不同的德國青年導演作品)是指於19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期萌發的一個新的電影運動,被用來統稱一系列在國外(尤其是法國)受到影評推崇的德國電影。柏林學派並沒有明確的電影風格或規範,但是許多電影作品處理了人際與社會關係,並以含蓄的人物、情緒或場景的手法來記錄當代德國社會的變遷。--亂耳飛舞字幕組
77
2007
麥當娜
主演:桑德拉·惠勒,Luisa Sappelt,蘇珊娜·洛塔爾,Coleman Swinton
遙遠的諾鄧
1
2.0
已完结
遙遠的諾鄧
2.0
更新時間:06月02日
主演:顏丹晨
简介:諾鄧是雲南境內一座被歷史遺忘的山村。自漢武帝開滇,這裏因盛產優質的井鹽而設郡縣,成爲茶馬古道上販鹽的起點;經濟的發達移民流通,祀孔設學,科名鼎盛,唐明盛世的很多地方還在茹毛飲血,諾鄧卻早已是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近代工業文明讓鹽不再難得,世人不用再翻山越嶺到此找鹽,諾鄧於是被冷落、遺棄,歲月的風塵給千年白族古村一層厚重的“包漿”,古代文明的燦爛在破敗潦倒,滿目創痍之中象耄耋老人講述當年的風光……  櫻子是昆明民族師範學院美術系的白族姑娘,按助學支教合同的規定,畢業後來到偏僻的諾鄧任教。她陷入艱苦簡陋的生活……  黃乃器是諾鄧小學的老教師,他憤世疾俗性情古怪,對古文化如醉如癡。櫻子的到來讓他提前退了休,他與櫻子存下深深的芥蒂。  諾鄧深山裏的孩子生活貧困學業艱難,卻恪守尊師重教,道德傳家的淳樸民風。櫻子漸漸被孩子的質樸情感俘虜,並被古村歲月掩埋下的璀璨文化積澱和處處鬼斧神工而感動……  櫻子開始用畫作認識諾鄧歷史,她發現黃乃器得罪上下爲的是文物保護和要辦一個文化歷史的展覽……她還瞭解到黃乃器祖上進士嫡後,詩書傳家,堪稱滇中儒傑;其父黃子清桃李滿天下,“學而優不仕”一生高風亮節,守身如蘭;黃乃器憤世忌俗實爲對世風日下的牢騷,性情古怪實爲內心的扭曲,嗜古如癡實爲一段切膚之痛……櫻子慢慢被諾鄧的神祕吸引,不知不覺忘卻了清苦而融入了諾鄧人的生活……  櫻子在戈陽的資助下幫黃乃器終於辦起頗具規模的諾鄧文化歷史展覽館。這時,政府將斥巨資開發諾鄧的文化旅遊資源,佔用搬遷,修繕古蹟。諾鄧小學不幸劃入“遷、並、轉”單位。始建於明,發祥於清,成熟於民國,堅持教育事業於建國以來;從古代青箱遺澤,復甲流芳,到如今清苦治學,普及教育,諾鄧小學從不曾停滯懈怠;現在卻要撤編並轉,貧困學生要輟學,古學堂負着歷史的輝煌就此消亡……諾鄧師生爲此悲憤不已……  櫻子徹夜不眠……  黃子清老人就象諾鄧古文化的涅磐,悄然辭世。黃乃器的悼詞以巨大的悲痛傾訴老人的不朽與不幸,猶若諾鄧古學堂的輓歌……  櫻子激奮創作出了表現諾鄧師生文化操守的油畫《守望者》……  政府的決策者和專家,在諾鄧文化歷史展覽館陳設的洋洋大觀中,被諾鄧古學堂的史學價值所震撼……論證會上,專家學者一致決定撥款原址重建諾鄧小學。  櫻子的油畫《守望者》在歐洲藝術博覽會上榮獲大獎,她將榮譽獻給了諾鄧的全體師生……
906
2009
遙遠的諾鄧
主演:顏丹晨
波蘭電影史
1
5.0
已完结
波蘭電影史
5.0
更新時間:06月02日
主演:克茲佐夫·馬紮克,Bartosz Opania,Grazyna Blecka-Kolska
简介:魔幻現實主義影片。  10歲的斯塔謝克Staszek(託馬什•克雷夏克飾)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了他的同學約瑟夫的一些事。約瑟夫來自波皮耶拉瓦赫(Popielawach)地區美麗鄉村一個鐵匠世家,歷代長子的名字都叫約瑟夫,由於他是第6代長子,所以有個意爲排行第六的綽號“舒斯泰克” Szustek(米哈烏•亞辛斯基飾)。舒斯泰克自小就有打破家庭傳統,拒絕成爲一名鐵匠的信念,而一直對祖傳的一部電影放映機和其機械原理感興趣。  一天晚上,放置這套放映設備的小屋被一個流浪的殘疾音樂家庫拉維克Kulawik(馬裏烏什•薩尼泰爾尼克)酒後縱火焚燬。在被趕來的、怒火中燒的舒斯泰克和他的父親約瑟夫第五Józef V(剋日什托夫•邁赫扎克飾)揍過一頓後,庫拉維克悄悄告訴約瑟夫第五,說他常常跟約瑟夫第五的妻子哈努特卡第五Chanutka V(格拉日娜•布文茨卡-科爾斯卡飾)約好了在此屋偷情,這次是因爲投石塊打暗號恰巧砸翻了油燈而引發了火災。  震驚之下的約瑟夫第五不再責備眼前這個令人瞧不起的乞丐,反倒放過了他。哈努特卡第五是個嚮往生活的女人,她不樂意生活在鄉下,但她性功能低下的丈夫偏偏要繼承祖傳的家業,久而久之,她便在其他男人,包括通往鄉間長途汽車的司機身上尋找做個真正女人的那種歡愉。  1860年,波皮耶拉瓦赫鄉下。舒斯泰克的祖先約瑟夫第一Józef I(巴爾託什•奧帕尼亞飾)是個手藝精湛、充滿想象力的鐵匠。他不能違背父親(維斯瓦夫•科特飾)的意願,在跟與鄉紳(揚•諾維茨基飾)有染的村姑亞戈達Jagoda(伊莎貝拉•布科夫斯卡飾)結婚的那天起,就下決心要摸透光的原理,提升照相機的工作性能,使照相機能放出會動的照片來,藉此逃脫這樁婚姻的現實。湊巧同一天,鄉紳的獨生女(瑪麗亞•格瓦德科夫斯卡)學習繪畫完師後從巴黎回鄉,而這個女繼承人的習作給了他極大的靈感。兒子出生後,約瑟夫第一心知這其實就是女畫家的弟弟,他越發把時間都用在了他的夢想上。  心愛的設備被毀令舒斯泰克傷心,他央求父親重新制作,而感到被生活剝離得僅存一個肉體身軀的約瑟夫第五根本不願理會兒子的想法。是舒斯泰克未能學到祖傳手藝的、喜歡電影放映的、老邁的亞內克伯父給了他支持,舒斯泰克試圖在倖存的電影放映機設計圖上找到他自己能製作這套設備的訣竅。此時,哈努特卡第五在私情暴露後,不願受丈夫的氣,決定外出做工。  向高貴挑戰,情慾最終戰勝了階級差別。約瑟夫第一在贏得女畫家身體的同時,迸發出極大的創作熱情,他將她優雅的舞姿用平行尺繪製在了魚鰾製作的“膠片”上,終於完成了一部用馬匹驅動、以木質爲框架的電影放映機的製作。  1863年,波蘭爆發了反對沙俄殖民統治和反對封建的民族大起義。“紅黨”起義軍的戎裝女流哈努特卡第一Chanutka I(約安娜•奧爾良斯卡飾)慕名來到約瑟夫第一的鐵匠鋪徵求他製作武器的幫助。這使他有了人生唯一的一次愛情。不久,起義遭沙皇軍隊鎮壓,他也染上了傷寒,被“紅黨”和他的愛人運到了炮火中的冰天雪地裏待斃。  戰火燃向了波皮耶拉瓦赫。倒是沙皇的官兵沒有絲毫破壞他們的戰利品——約瑟夫用心血傾注的留世之作——電影放映機,而是對它發生了轉眼即逝的興趣。這是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技術之前的事。  舒斯泰克因體弱住院治療,爲了不讓護士(瑪格德萊娜•奧斯托爾斯卡飾)知道他在悄悄研究機械原理,跑開時又摔斷了腿。約瑟夫五世爲兒子的不懈所感動,同意爲兒子照原樣重新制作一部電影放映機,同時,他的生活激情也有了積極的轉變,他來到妻子做工的工廠門口——他要接哈努特卡第五回家,他需要她的幫助,他想讓她與他一同來完成兒子的這個最大的心願……
1830
1998
波蘭電影史
主演:克茲佐夫·馬紮克,Bartosz Opania,Grazyna Blecka-Kolska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綜藝
動漫
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