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一个青年女子由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堕入敌特组织,干了一系列特务勾当。最后,当她在临难不屈的共产党员的精神感召下,有所觉悟时,却被敌人杀死。 影片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在40年代后期,影片编导曾计划把作家茅盾这一创作于40年代初并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搬上银幕,因政治环境不允许未能实现。 上海解放后,文华影业公司将其列为重点剧目投入摄制。影片对女主人公赵惠明的处理,创作者曾经过认真考虑。赵惠明是特务,又是失足者。她是个思想性格复杂、内心冲突激烈的人物。 影片于1950年冬上映,受到观众欢迎。不久报刊有文章提出影片对赵惠明“过于同情”的批评,认为与当时正在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方针政策不相吻合。影片即不予放映。
明末,官府腐败,民不聊生。一次,红姑所在的郭家杂技大班遭霍太爷门下追杀,幸得好心的霍公子相救。红姑、郭师傅又被劫入红姑寨,见到上一代郭家班人寨主老红姑。老红姑讲述了当年霍太爷怎样残害他们。红姑下山报仇。面对善良的霍公子,红姑转身离去。这时,红姑寨被官兵洗劫,老红姑牺牲。押运粮草的霍公子把粮草献给新寨主红姑。官府下令将其斩首。红姑率军劫法场,就下霍公子。最后,霍公子跟随红姑一起投奔闯王李自成去了。
1968 年至 1973 年间,奥兰群岛作家安妮·布洛姆奎斯特出版了五部小说,记录了斯托姆斯凯里·玛雅的一生。斯托姆斯凯里·玛雅是一位朴实的农家妇女,她的生活漫长而又辛苦,她谦逊地信仰上帝,随着岁月的流逝,她逐渐获得了一些独立性。